酸
拼音:suān 韵部:寒
〈名〉
拼音:suān 韵部:寒
〈名〉
-
(形声。从酉(yǒu),“酉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从“酉”,与酒、酪等有关。本义:醋)
- 同本义 。如:酸醋(即醋。因其味酸,故名)
- 像醋一样的气味或味道
- 杏子还没熟,太酸
又如:酸辛(酸味和辣味);酸苦(酸味和苦味);酸醨(味酸而薄的酒)
- 特指胃酸,胃液 。如:酸水(胃液)
- 杂剧脚色之一,主要扮演青年文人,因此亦用作对文人的蔑称
- “孤”谓官;“酸”谓秀士。凡称“酸”,谓正末扮秀士当场也。——清·焦循《剧说》
- 小雨 。如:酸然(下小雨的样子)
- 酸类物质名 。能与碱反应生成盐的一种化合物(如盐酸、硫酸或苯甲酸);如溶于水,则其水溶液呈酸味,能使石蕊试纸变红,与某些金属(如铁,锌,锡)反应放出氢气;一种含氢化合物(HX),在水溶液中产生水合氢离子(如HO&+{+)和阴离子X&+{-},强酸(如硝酸、盐酸或三氯醋酸)的稀溶液电离程度基本完全,弱酸(如醋酸或苯甲酸)的电离度可能只有百分之一,极弱的酸(如氢氰酸或硼酸)的电离度远小于百分之一
- 寒酸;迂腐。形容读书人的贫寒
- 要当啖公八百里,豪气一洗儒生酸。——宋·苏轼《约公择饮是日大风》
- 来回顾影,文魔秀士,风欠酸丁。——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
又如:酸丁(对贫寒的读书人的贬称);酸子(对文人、书生的蔑称);酸款(装模作样地款待人);酸论(陈腐的论调);酸文假醋(假斯文);酸黄韭烂豆腐(讥笑读书人的话);酸寒(形容穷读书人的生活言行窘困的样子);酸士(酸丁);酸不溜丢(形容文人的迂腐);酸迂(酸腐,迂腐)
- 悲伤;凄凉 。如:酸心落泪(人受屈后伤心地流泪);酸挤挤(心中辛酸难耐的样子);酸切(悲切;凄切);酸哽(心中悲伤忧闷以致喉头哽咽);酸急(形容声音悲凄而急促)
- 悲痛 又如:酸怆(哀伤悲痛);酸咽(悲伤哭泣而抽咽起来);酸恨(悲痛遗憾);酸伤(伤心)
- 因男女关系而引起的嫉妒
-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,酸凤姐大闹宁国府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又如:酸风(比喻醋意);酸眉苦脸(形容又嫉妒又苦恼的神色)
- 通“痠”。酸痛,因疾病或疲劳引起的筋肉微痛而无力的感觉
- 山高谷深,不觉脚酸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陇头流水歌辞》
- 四肢酸重。——《晋书·皇甫谧传》
又如:酸哀(酸痛无力)
- 突然刺痛;抽搐 。如:酸重(因疾病或疲劳而引起身体微痛乏力的感觉)